业界资讯

中国盲文图书馆:《红楼梦》盲文版共有17本书

发布时间:   2012-11-14    

  盲文图书馆 《红楼梦》盲文版有17本

  图书馆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,但盲文图书馆听起来却十分新鲜。在“科学发展成就辉煌”大型图片展览中,就有着中国盲文图书馆的身影。

  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已运行一年有余。盲文图书馆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?盲人又是怎样在这里感受看不到的世界?近日,记者特地探访中国盲文图书馆。

  戴耳机读新闻

  西城南纬路太平街路东,一栋米黄色的建筑上写着“中国盲文图书馆”,51岁的盲人蔡凤珍慢慢地走上台阶,走向楼内。“楼里的环境都已经熟悉了,不需要有人陪着了。”

  家住丰台区的蔡凤珍是这里的常客,每周都要有三天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里,学习计算机、看电影、看书,“最喜欢看的就是养生和医疗方面的书。”

  中国盲文图书馆宣传策划项目部主任王瑛告诉记者,中国盲文图书馆于去年6月28日建成开放,总建设面积2.8万平方米,设有文献典藏区、盲人阅览区、展览展示区、教育培训区、科技研发及文化研究区、全国盲人免费邮寄借阅服务区,可提供5万多册盲文书和大字本图书、有声读物供盲人借阅。

  蔡凤珍戴上耳机,双手放在键盘上,在搜索栏中输入“哪里有卖工业氯化钠”,耳机中立刻传出了这些字的读音。她身边的盲人右手点击着上下键,一条条新闻内容从文字被转化成声音,出现在耳机中。王瑛说,软件可以让文字的形式迅速转化成声音,通过耳机传递给盲人,可以将点击的内容传递出来,也可以指示盲人如何进行操作。

  盲人书桌配盲杖凹槽

  盲文图书馆的阅览区内,书架隔开的区域都摆放着舒适的盲人阅读位,每隔几个书架就会设置上网区域,每台电脑上都配有阳光语音读屏软件。盲童阅读区内,五颜六色的儿童书架上摆放了各种明盲文对照童书。

  蔡凤珍将盲文书放在桌上,“这是为我们盲人特别设计制作的,盲文书都比较重厚,所以桌子并不是很高,还专门有放盲杖的凹槽,很贴心,也很人性化。书更新的也挺快的,很多杂志都是最新的。”

  王瑛说,盲文图书的校对比普通图书的校对要更耗时耗神,一本书从汉字翻译成盲文,包括三次校对和一次审查,大约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。一般盲文出版物纸张是8开纸,每张纸正反面可以排620个字,《红楼梦》盲文版出了17本才出齐全书。图书馆主要是通过邮寄来为全国盲人提供免费借阅服务。累计为近4万名盲人提供了图书免费借阅等服务。

  全国将推广盲文阅读

  “触摸博物馆”是通过对展品的触摸来感知世界。盲人进馆都要戴上一个无障碍智能导航终端,每走到一个展品前,导览器就会自动介绍该展品,可以边听边摸。触摸博物馆里有中国地形图,有可以拆卸的火箭模型。《开国大典》、《最后的晚餐》等名画的浮雕,凯旋门、金字塔等著名建设物的复制品。“这个机器太神奇了,我摸什么它就讲什么。”一位盲孩子兴奋地告诉记者。

  中国盲文图书馆馆长张伟说,在中国盲文图书馆,借阅、参观、学习、交流等一切都是免费向盲人开放的。图书馆将充分利用这些先进设施,创新服务理念,把它建成盲人终身学习的文化乐园。未来,图书馆将进一步推进全国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,扩大受益人群,使更多盲人享受到更加人性化和便利的服务。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盲文阅读,今年4月成立了全国盲人阅读推广委员会,并在各地陆续建立地市级的委员会,在地市级图书馆建立盲人阅读角或阅读室配备盲文书。(记者赵喜斌)

  来源:中国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