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孔子(公元前551―公元前479)名丘,字仲尼 ,春秋末年鲁国陬邑(今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)人。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被后世尊称为“圣人”、“至圣先师”、“万世师表”。
2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曰:“孔子以诗、书、礼、乐教,弟子盖三千焉,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。”
历史典籍的记载以外,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也多以绘画形式出现。据《后汉书》记载,东汉光和元年(178),汉灵帝便在洛阳置鸿都门学,于学府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。
3、此像册有图六十九幅。绘孔子及其弟子门人七十二人。其中四幅图绘双人,余者皆为单人单幅。首为孔子像,左下署题“钦天监五官焦秉贞恭绘”,下钤阴阳连珠“秉”(阴文)、“贞”(阳文)二印。其后依次为颜回、曾参、孔伋、孟轲等人像,正合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“七十二”之数。
4、此像册当为焦秉贞奉敕之绘作。焦秉贞者,字尔正,山东济宁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中,官钦天监五官正。受学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。工人物楼阁,通晓测算。
5、像册采用工笔白描技法绘制,人物性格、结构丰富多样;神态、动作惟妙惟肖,展现出画师高然超绝的绘画技巧,韵味十足,令人叹为观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