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通知

历史名城 文化积淀——追寻沈阳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

发布时间:   2019-07-11

历史名城 文化积淀——追寻沈阳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

        城巿发展有着数千年的漫长历史,详审城市发展的轨迹,不难发现,一部城市发展史,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。中国古代城市数量众多、规模宏大、内涵之丰厚,世所罕见,它们是中华文化不断积淀、不断绽放的历史。

     在中国城市之林中,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沈阳,历史悠久,特征鲜明。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沈阳先民就在沈北台地上建起了原始村落,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和手工创造。

((GRV8D{MI25)WQ[H2D$W07.png(新乐遗址)

     到公元前300年左右,战国的燕国在沈阳建立了候城,这是沈阳见载文献的最早城市,也是东北地区最早跨入城市文明的古城之一。之后,沈阳经过州城、路城、卫城的漫漫曲折道路,至1625年一跃成为后金(清)的都城,取代有悠久文明史的辽阳而成为东北地区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清入关后,沈阳在政治上成为仅次于京师北京的"陪都"。由于都城和"陪都"的特殊地位,沈阳城市建筑、经济及文化诸方面得到空前发展。

4JLJ1%)397(%I`C~)$[S9IG.png  (盛京城阙图)

       鸦片战争后,西方列强纷至沓来,中国历史发生巨大变化,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,从封建国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。清王朝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,为维护万世勿替的统治地位,被迫实行一些改革,使包括沈阳在内的大批城巿在城市性质、规模、功能、结构上发生了一些质变,成为具有一定近代色彩的城市,开始了早期现代化。

SN7TVJ{~Q6ON2T5G)N062MA.png(沈阳故宫全景)

      中华民国虽国祚短暂,但中国一批传统城巿受现代化影响发生了一定质变,无论是城市政治,还是城巿经济、文化,明显不同于农业时代的传统城巿。其中沈阳械巿面貌也发生一定改变,械巿经济、建设、人口都有新的发展,至1919年,沈阳(时称奉天)城人口达209757人(不含"南满铁路附属地")。

25MRG$Y{H{X9ZRPF$6}[}$R.png(南市场的八卦街(1919年始建),全国独一无二的街区)

足见,沈阳城当时已达相当规模!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这百余年间,古老的沈阳城靠着内驱力推动发展的过程中,外国势力接踵而至,使其陷入长期的巨大灾难之中。特别是连续受到沙俄和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,沈阳城自身发展轨迹遭到严重扭曲和破坏,在殖民经济的摧残下,沈阳城经济蒙受耻辱和辛酸,走向殖民化的畸形之路。

      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,沈阳大踏步地迈向工业化、现代化的征程,尽管前进路程也有起伏,但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始终没有逆转。到20世纪末,伴随全球城市急速发展的浪潮,沈阳城以异乎寻常的吸引 力凝聚四面八方人口,使城市规模和城市内涵得到奇迹般的升腾。

S%]$1I%LTQ99SS5EV7T(O`2.png

     《沈阳城市发展史》就是在沈阳城快速发展,而又面临种种挑战的大背景下倾力编撰的。沈阳城巿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,有繁荣昌盛的高峰期,也有低迷消沉的低谷期,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,也有引以为戒的失败教训。无论经验,还是教训,都是宝贵的财富,正确认识过去的历史,可以清醒认识现在,而正确认识现在,才能科学地规划未来,才能探讨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巿发展道路。

 

 

《沈阳城市发展史》沈阳出版社,2018年7月,索书号:K293.1/81

 


上一篇 下一篇